知党史铭党恩追寻革命精神——公司党支部组织参观李先念故居董必武故居
2021年6月2日,为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公司党支部组织员工一行20余人前往红安参观李先故居纪念园和董必武故居,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切身感悟了那段峥嵘岁月,加深了对革命历史的认识。
首先,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支部成员来到李先念故居,李先念于1909年6月23日在这里诞生,并在此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南征北战,枪林弹雨,历尽军事政治和经济建设的考验,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
随后大家来到故居西侧的故居纪念馆,该馆由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高桥地区革命传统教育展览馆发展而来,展厅里的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以及段段解说文字,再现了李先念同志在不同年代的光辉业绩。 最后,大家参观了李先念故居图书馆,该馆按李先念同志在中南海居住的房屋仿制而成,再现了李先念同志生前的工作场景,并集体观看了纪录片《大爱》,由李先念女儿李小林撰文。当一幅幅照片、一段段影像资料、一个个伟大瞬间展现在同志们面前时,李先念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与真实——这个生于湖北,参与缔造了新中国、参与领导了改革开放的伟人,是如此令人感动。 他对党和人民那种大爱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那种崇高的信仰。李先念以及红安地的革命精神将激励我们广大党员。
下一站我们参观了董必武故居,董必武故居就位于县城关镇民主街,属于老城区,四周商店林立,人流车流,穿流不息,喧哗的很。
董必武是开创中国革命的元老,他早年参加同盟会和辛亥革命。1920年建立武汉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按资格他是共产党的元老。 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代理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修复一新的董宅,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有正房一进六开间,两侧厢房各一间,砖木结构,现辟为纪念馆。
整个故居包括院子、走廊、堂屋、卧室、灶房以及陈列室等,显得清幽、古朴、雅静、大方。在青砖院墙的圆门上方,缀有一块长方形的汉白玉,镌刻着由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法委书记任建新题写的“董必武同志故居”七个金色大字。一棵枝繁叶茂的石榴树,从院墙上伸出手来,向前来瞻仰的人们致意。在窄小的院子内铺满了光溜溜的鹅卵石。
我参观董必武纪念馆对董老的光辉一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董老光明磊落,说真话,他在极“左”环境应邀题词,只写“群言堂”三字。他在党内资格最老,受命主持党史编写,在极“左”环境中却难下笔,应邀题词时总大书“群言堂”三字,种种心曲尽在不言中。董老病重不起时坚信中国前途光明, 他最为人们所熟识的就是那首自寿诗表白了自己心声:
《九十初度》 :
九十光阴瞬息过,吾生多难感蹉跎。
五朝敝政皆亲历,一代新规要渐磨。
彻底革心兼革面,随人治岭与治河。
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
董必武纪念馆,让我们上了一堂党课。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用行动谱写了人生的华章。我们从董老身上看到老一辈革命家充满艰辛的奋斗史,升华了我们对伟人的坚定信仰和人格魅力的敬意!同时这种共产党人的精神也将激励我们党员同志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中。